资深调查记者曝张继科事件内幕,多家主流媒体发声
日前,有关张继科因借钱欠债及传播女演员隐私视频传闻在网络上沸沸扬扬,张继科方两次发声否认,4月2日更向媒体透露准备起诉。
紧随其后的是,资深调查记者李微敖的几度曝出内幕,并最终将此事推上了高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李微敖现职身份是《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且一直在做调查报道。
他是第一个确认武汉李文亮医生死讯的前方记者,同时也是境内媒体中为数不多的老派调查记者之一。
至今李微敖已从业将20年。
2008年时,李微敖投奔胡舒立率队的《财经》杂志后,开始较多地从事调查新闻的报道。
李微敖告诉“传媒特训营”,作为一名调查记者,真正的危险还是来自于调查监督对手的反扑。
2017年2月16日,李微敖以《央企中包进公司 1.56亿元公款去向之谜》为题报道时任华侨城集团党委副书记宗坚的经济丑闻。
报道刊发后,宗坚曾威胁要找公安机关将李微敖抓起来。
李微敖向“传媒特训营”披露说:“我得到消息后,说实话,还是比较紧张的。我马上把证据材料给几个媒体前辈朋友那里备份,并且告诉他们,如果我‘出事了’,那就肯定是被打击报复了。”庆幸的是,几个月后,检察机关将宗坚带走,后来法院一审判处其14年,二审改判13年有期徒刑。
让李微敖记忆深刻的另一个事发生在2014年10月,当时,李微敖在《南方周末》工作期间,提出针对安邦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
随后他开始了3个月左右的调查采访。2015年1月29日,《南方周末》刊发了一组共四篇揭露安邦集团问题的报道《安邦路线》。
报道发布不久,安邦保险便开始反扑,在各方压力之下,《南方周末》不得不在官网上致歉。李微敖认为,这是安邦保险董事长吴小晖等人勾结官员对媒体强力施压的结果。
随着安邦保险的轰然倒塌与吴小晖的入狱,李微敖渡过此劫。最终,《安邦路线》曾获得了亚洲最高新闻奖——亚洲出版协会(SOPA)卓越新闻奖,也入选了世界调查新闻报道最高奖——全球亮光奖(Global Shining Light Award))的最后12篇入围名单。
这次曝光张继科的赌债内幕,亦受到将被起诉的“威胁”。同样,李微敖这次也没有退缩。
昨日,李微敖在自媒体“十驾”中说:
一直以来,我很讨厌这种强势人物或者强势机构,动辄威胁要对人怎样怎样的腔调……不过当记者这20来年,类似这样的事情,我并非第一次经历。
随着李微敖曝出带有张继科签名的“借款合同”以及诸多内幕,主流媒体或官媒开始高度关注并介入此事。
浙江日报“潮新闻”表示,对此事,应对方式就四个字:一查到底。公安部门当介入,顺藤摸瓜把事情真相给牵出来,若真有违法行为当依法处理。司法部门也得做个回应,主要是针对那起刑事案件,需要解释下此事是否属实,是否涉及到张继科,张继科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角色,是否涉嫌违法?如果是,当时是否依法处理过?
假如最后官方权威调查结果显示,张继科本人此事中没有违法行为,那也应及时还他一个清白。对于其他造谣人员及其行为,法律也要给他们深刻教训。
新京报评论认为,这一事件,不是爆料者与张继科之间的“个人恩怨”,事关法治与公正。事情发酵至今,无论是从还当事人一个公道的角度,还是明确法律的严肃性,都不能任由当事人自说自话,是时候给公众一个真相了。
红星新闻一天内连发两条评论认为,张继科事件如属实涉嫌违法犯罪, 它还应该有一个司法(客观)的定论,形成一种公共的认知,而其中涉及的人物,该保护的要保护,该惩罚的要惩罚,该处理的要处理。
而在新闻的评论区出现了非常不堪的一幕。有网友在“求视频”,也有所谓博主声称自己“有视频”。这些人似乎丝毫没有认识到自身行为是违法的,已经涉嫌侵犯民法典中明确规定的隐私权。事件中的当事人都应该进一步回应,澄清相关传言,给公众一个交代。
中央政法委新媒体“长安剑”刊发评论文章指出:“巨额赌债”“女星私密视频”“敲诈勒索”……当这些关键词集合到一起时,一场流量的狂欢已然开始。“搬来小板凳吃瓜”是网友的普遍心态,网友可以有,但有关部门不行,切实肩负起职责,才能扫清网上的一地鸡毛。
文章明确三件事一定要查清。
第一是要查清有没有人违法犯罪。
这些热词个个涉嫌违法乃至犯罪,早已超出“民不举官不究”的范畴,查清违法犯罪行为到底是否存在,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有关部门对已经查清的尽快公布,没有查清的尽快行动起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会因为“特殊身份”而被网开一面,该严惩的严惩,该澄清的澄清,这是大家对公平正义最质朴的期许,这份期许理应被满足。
第二是要查清有没有人造谣诽谤。
违法犯罪自然不能被放过,造谣诽谤当然也不能被容忍,查清事实才能给所有人一个交代。没有人应当遭受不白之冤,是不是“实锤”也不能听一面之词。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吵不休的时候,就应当有权威部门站出来,用证据确凿的事实定分止争,如有谣言,定要让造谣者付出代价。这是我们对秩序最真挚的向往,这份向往理应被回应。
第三是要查清有没有人浑水摸鱼。
每有“热点”,必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有的兴风作浪推波助澜,有的嘲讽谩骂充满暴戾之气,有的趁机编造虚假信息收割流量。这些乱象有如“借尸还魂”,在一次又一次的“热点”中死灰复燃,网友已经忍的太久,必须严查严管。所谓“网络热点”就应当在法律与秩序的轨道上归于平寂,让所有人在惩恶扬善的“大结局”中收获安心,这是所有网友的心愿,这个心愿理应被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