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快讯 > 正文

将进酒翻译一句对一句_将进酒翻译

2023-04-04 11:41:52 互联网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韵一)  奔流到海不复回。

2、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韵二)  朝如青丝暮成雪。

3、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5、(韵三)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6、  岑夫子,丹邱生,(韵四)  将进酒,君莫停。

7、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鼎玉帛岂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8、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9、  陈王昔时宴平乐,(韵五)  斗酒十千恣欢谑。

10、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11、”  五花马,千金裘,(韵六)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12、  现在再讲一篇李白的古题乐府诗《将进酒》,也是汉代短箫铙歌之一。

13、汉代乐府歌辞原文,因为声辞杂写,故不能了解其意义。

14、只有第一句是“将进酒”,后世文人拟作,都是吟咏饮酒之事。

15、李白此诗,也沿袭旧传统,以饮酒为题材。

16、  这首诗用三言、五言、七言句法错杂结构而成,一气奔注,音节极其急促,表现了作者牢骚愤慨的情绪。

17、文字通俗明白,没有晦涩费解的句子,这是李白最自然流畅的作品。

18、  全诗转换了六个韵。

19、第一、二韵六句合为一段。

20、此后每韵自成一个思想段落。

21、开头四句用两个“君不见”引起你注意两种现象:“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比喻光阴一去不会重回,“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是说人生很快便会衰老。

22、青春既不会回来,反而很容易马上进入老年,所以人生在得意的时候,应当尽量饮酒作乐,不要使酒杯空对明月。

23、这是第一段的内容,它也象《蜀道难》一样,一开头就从题目正面落笔。

24、“君不见”是汉代乐府里已经出现的表现方法,意思是“你没有看见吗?”跟我们现在新诗里用“看啊”、“你瞧”一样,是为了加强下文的语气。

25、李白诗中常用“君不见”,这三个字不是诗的正文,读的时候应当快些。

26、我们如果把两个“君不见”都删掉,也没有关系,诗意并无残缺。

27、而且删掉之后,这一段就是整整齐齐的六个七言句,更可以看出这两个“君不见”是附加成分。

28、在七言歌行中,这一类的附加成分,我们借用一个南北曲的名词,称之为“衬词”,因为它们只起陪衬的作用,不是歌曲的正文,唱起来也不占节拍。

29、但是,如果“君不见”三字不在七言句之外,那就不能算是衬词。

30、李白另一首诗云:“君不见梁王池上月,昔照梁王樽酒中。

31、”(《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这又是一种用法。

32、如果把这个“君不见”也作为衬词,则第一句只有五字,而全诗却都是七言句。

33、如果把“君不见”认为诗的正文,则这一句有八言了。

34、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说:全句仍是七言,多出来的一个字是衬字。

35、“君不见”三字只抵二字用,应当读得快,让它们只占两个字的音节。

36、南北曲和弹词里,这种衬词很多,因此产生了这个名词。

37、唐代虽然还没有这个名词,但象“君不见”之类的附加成分,实在已是曲子里用衬词的萌芽。

38、此外,李白还有一首《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有:  君不见,李北海,  英风豪气今何在?  君不见,裴尚书,  土坟三尺蒿藜居。

39、  这是构成了两个三字句,也不能说是衬词了。

40、  第二段四句,大意说:天既生我这个人材,一定会有用处。

41、千金用完,也不必担优,总会得再有的。

42、眼前不妨暂且烹羊宰牛,快乐一下。

43、应该放量饮酒,一饮就是三百杯。

44、这一段诗,表面上非常豪放,其实反映着作者的牢骚与悲愤。

45、言外之意是象我这样的人材,不被重用,以致穷困得在江湖上流浪。

46、  第三段再对两个酒友发泄自己的牢骚。

47、岑夫子是岑勋,年龄较长,故称为夫子。

48、丹邱生是一个讲究炼丹的道士元丹邱,李白跟他学道求仙,做了许多诗送他。

49、这里,诗人劝他们尽管开怀畅饮,不要停下酒杯。

50、我唱个饮酒歌给你们两位听:钟鼎玉帛,这种富贵排场的享乐,我以为不值得重视,我只愿意永远醉着不醒。

51、自古以来,一切圣人、贤人都已经寂寞无名,谁也不知道他们。

52、只有喝酒的人,象刘伶、陶渊明这些人,倒是千古留名的。

53、从前陈思王曹植有两句诗道:“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54、”(《名都篇》)是说他打猎回来,在平乐观里宴请朋友和从臣,饮万钱一斗的美酒,大家尽情欢乐谈笑,现在我们的主人为什么说没有钱,舍不得打酒呢?应该立刻就去打取美酒,来请大家喝个痛快。

55、这一段四韵八句就是“请君为我侧耳听”的一曲歌,是诗中的歌。

56、“钟鼎”是“钟鸣鼎食”的简用,“玉帛”是富贵人的服御。

57、这四个字就代代富贵人的奢侈享受。

58、诗人说,这些都不足贵重,只要有酒就成了。

59、“主人”是讽刺他自己,也可以说是自嘲。

60、上文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可见现在正是“少钱”的时候。

61、钱少,也不要紧,酒总得要喝,于是引出了最后一段三句:好吧,现在手头虽然没有钱,家里还有一匹五花骏马,还有一件价值千金的狐裘,立刻叫儿子拿出去换取美酒,和你们喝个痛快,把千秋万古以来的愁绪一起销解掉。

62、  李白的诗,以饮酒、游仙、美女为题材的最多,后代的文学批评家常以此为李白的缺点。

63、例如王安石就说:“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言妇人与酒耳。

64、”所谓其识污下,就是世界观庸俗。

65、这种批评,虽则也有人为李白辩护,但在李白的诗歌里,高尚、深刻的世界观确是没有表现。

66、他只是一个才气过人的诗人,能摆脱传统创作流利奔放的诗篇。

67、至于对人生的态度,他和当时一般文人并没有多大不同。

68、早期的生活,就是饮酒作诗,到处旅游。

69、后来跑到长安,认识了贺知章。

70、贺知章极欣赏他的诗,把他推荐给玄宗。

71、于是玄宗留他在宫里做一名翰林供奉。

72、“翰林供奉”是所谓“文学侍从之臣”当明皇和杨贵妃赏花饮酒作乐的时候,找他来做几首新诗谱入歌曲。

73、这就是翰林供奉的职务。

74、它并不是一个官。

75、然而李白做了翰林供奉却骄傲得很。

76、他有好些诗自画他当时的得意情况:“归来入咸阳,谈笑皆王公。

77、”(《东武吟》)又云:“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来相趋。

78、”(《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这是说王公宰相都来和他交朋友了。

79、“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80、”(《流夜郎赠辛判官》)是说当时和他饮宴的都是王公贵人。

81、“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

82、”(《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是说从前瞧不起我的人,现在都来巴结我了。

83、此外,他还有不少诗句,夸耀他的得意时候。

84、大约正是这种骄傲自大态度,得罪了不少人,使玄宗左右那些李林甫,杨国忠之流对他不能容忍,在玄宗面前挑拨了几句,他就被放逐出宫廷。

85、他自己说当时是“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可见他自己也早就觉察到已经处于骑虎之势,正在无法脱身,而被龙尾巴一掉,便从天上摔下来了。

86、此后,他又恢复了饮酒浪漫的生活,把自己装成一个飘飘然有仙风道骨的高人逸士,不时在诗里讽刺一下政治,好象朝廷不重用他,就失去了天下大治的机会。

87、《盐铁论》里有一段大夫讥笑文学的话:“文学裒衣博带,窃周公之服;鞠躬踧踖,窃仲尼之容;议论传诵,窃商赐之辞;刺讥言治,过管晏之才;心卑卿相,志小万乘。

88、及授之政,昏乱不治。

89、”这些话都切中文人之弊。

90、他们平时高谈阔论,目空一切,“心卑卿相”,人人自以为是伊、吕、管、晏。

91、及至给他一个官做,也未见得能尽其职守。

92、唐代进士初入仕途,往往从县尉做起,可是诗人中也没有出类拔萃的好县尉,而他们常在诗中发牢骚,嫌位卑官小,屈辱了他这样的人才。

93、这种孤芳自赏的高傲情绪,从屈原以来,早就在我国文学中形成一个传统,而李白的表现,特别发扬了这个传统。

94、我以为我们学习古典文学,对历代作家这一种世界观的过度的表现,可以不必重视,更不宜依据他们的自我表扬,而肯定他们真是一个被压制的人才。

95、李白的诗,是第一流的浪漫主义作品,他在盛唐时期诗坛上的情况,正和雨果在法国,拜伦在英国一样。

96、游仙、饮酒、美人,是他的浪漫主义形式;嵚崎、历落①、狂妄、傲岸,是他的浪漫主义精神。

97、但是他对政治社会的认识,还是消极因素多于积极因素。

98、因此,我以为李白的诗,还不能说是一种积极的浪漫主义。

99、就以饮酒为例,李白的饮酒和陶渊明的饮酒,显然不同。

100、陶渊明的饮酒是作为一个农民,在劳作之后,饮几杯酒,以养性全神。

101、他的饮酒的态度是:“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102、”(《饮酒》之八)李白的态度是:“人生得意须尽欢。

103、”陶渊明说人家“有酒不肯饮”是因为“但顾世间名”(《饮酒》之四),而李白却说:“惟有饮者留其名。

104、”陶渊明为逃名而自隐于酒,李白则为争名而“一饮三百杯”。

105、由此可知,陶渊明的饮酒,对人世社会好象是消极的,但他的人格却是积极的。

106、李白则相反,他对人世社会好象还积极,而其人格却是消极的。

107、我觉得李白的饮酒诗,只能比之为古代波斯诗人莪玛·哈耶谟和哈菲兹②,而不能和陶渊明相提并论。

108、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109、”这两句诗曾引起过一些封建卫道者的批评,以为李白过于狂妄,难道连先圣先贤如孔子、孟子者,都是默默无闻,只有酒鬼留名于后世吗?编《唐文粹》的姚铉就把“圣贤”改为“贤达”,代李白纠正了失言。

110、这种批评,其实是多馀的,读文艺作品不能如此认真,如此老实。

111、这两句诗,仅是艺术上的夸张手法,不必看成思想的真实。

112、宋代人讲究诗的各种炼句方法,把这种格式的诗句称为“尊题格”。

113、在一个对比中,为了强调甲方而大大地压低乙方,这叫作“强此弱彼”的句法。

114、也就是“尊题”的意思。

115、李白为了夸大饮者,而贬低了圣贤的后世之名。

116、白居易的《琵琶行》云:“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117、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118、”为了夸张商妇弹琵琶的美妙,就说得江州地方没有中听的音乐,有的只是很难听的山歌与村笛。

119、韩愈的《石鼓歌》云:“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120、”为了夸大石鼓诗的典雅,甚至责怪孔子编《诗经》为什么不把这首诗收进去。

121、还说,《诗经》中的大雅小雅两部分的诗都是很“褊迫”而无曲折的。

122、甚至还说孔子是一个“陋儒”。

123、又为了夸大石鼓文的书法,而贬低王羲之的书法是庸俗的:“羲之俗书逞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124、”以上二例,也都是尊题手法,在唐诗中是常见的。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