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快讯 > 正文

资质的“紧箍咒” 卡住的不仅仅是小米、集度|世界视讯

2023-06-27 16:05:27 懂车帝

#世界车中国造#

“知名德系品牌”宝沃汽车注销生产资质,让小米汽车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因为一直有传言,宝沃汽车的生产资质将被小米汽车接手。2021年4月,有媒体爆料小米汽车接洽宝沃汽车,但双方因为对宝沃汽车估值差距太悬殊未能谈拢。当年9月,又有媒体爆料称,地方政府力推小米收购宝沃汽车,以获得生产基地和生产资质。2023年2月,消息人士在微博爆料称,宝沃的生产资质将强行注销给小米。


【资料图】

如果这一消息属实,如今宝沃汽车注销生产资质,是小米汽车获得资质的前奏。但业界同样一直流传小米造车资质不顺的传言。

2022年7月,彭博社报道称,小米汽车一直与国家发改委沟通,但未能获得成功;2022年年底,又有消息称小米汽车拿资质很困难,亦庄工厂的项目被暂停,甚至称“雷军等人拜访了三次相关部门,都没能顺利拿下资质。”2023年2月,前脚刚传出小米即将获得生产资质的消息,后脚就有熟悉小米的知情人士称:“目前没有拿到造车资质,也不可能马上拿到。目前来看都是不太可能的事,造车也不是一两天或一两年就能成的,距离拿到资质还差很远。”

离2024年下半年推出首款量产车的时间表只剩一年左右,小米汽车的生产资质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如果是第一种还好,如果是后一种“还差得远”,那真犹如生孩子需要准生证时代孩子都要出生了准生证却没办下来,急死个人。

集度汽车眼下就处于这种焦灼中。计划今年三季度交付首款量产车的集度汽车,本该处于新品推广、品牌宣传的关键期,却突然缺席2023上海车展,暂停宣发活动,陷入静默。据消息人士称是因为没能解决生产资质,本来想走委托代工的道路,委托吉利生产,但代工模式目前不被认可,主管部门要求委托方和被委托方均要拥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如果连小米、背靠百度的集度汽车,都要在资质上被卡,甚至按照之前爆料,以后不会再有新造车,那以后科技企业跨界造车恐怕都没戏了。

但《出行放大镜》想问的是,为了解决产能过剩、防止投资过热、不给投机者留机会,就要把跨界造车的道路彻底堵死?还要不要鼓励创新,要不要培育中国版的特斯拉?中国汽车产业只靠牌桌上的现有玩家,就能实现全球领先,就能成为汽车强国?

01

特斯拉的成功经历

2003年,马丁·艾伯哈德与马克·塔彭宁两位工程师美国硅谷创立特斯拉,他们没有任何造车的经验,没有任何工厂,公司账上也没有10亿美金巨款来证明自己的资金实力。他们唯一的想法是造电动车,因为他们发现开丰田普锐斯等环保车型的车主年均收入都在20万元美元以上,因此造外形炫酷、性能出众的电动车,应该会有富人买单。

两位工程师创立特斯拉造车,没有一遍遍跑政府审批拿造车资质,也没有向外界解释为什么只考虑为富人造电动车而不是造福人民大众这样“自证清白、师出有名”的过程。没有技术没有员工没有资金,只有疯狂的创业想法的两位工程师,拿着PPT空手套白狼去“忽悠”投资人,没有投资人关心老兄你有没有造车资质,你的团队里有没有跑政府关系的高手、你们有没有造车经验等“严肃重大”问题,两位工程师不仅见到许多硅谷投资人,而且还真的“忽悠”到埃隆·马斯克这样的硅谷新秀大笔投资。

特斯拉委托英国莲花代工生产、多方拼凑的首款产品上市前,就收割一批“韭菜”,还都10万美金起步。没人管他们是否有生产资质,是否上了“产品目录”,是否有委托代工的资质。2010年,只推出一款产品,销量还没过千的特斯拉收购通用与丰田的合资工厂,没有人管他们是否有生产资质,是否有代工资质,一年才900多辆的销量收购工厂后是否产能利用率过低,也没有一遍遍跑办公大厅办理工厂过户手续。

2018年,正处“产能地狱”,被众多投资机构唱空的特斯拉来中国建厂,作为首个外商独资企业,深化对外开放的“标志工程”,特斯拉落户上海享受一路绿灯的“超国民”待遇,水电基础设施以创纪录的时间接通,审批程序简化,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处理特斯拉的审批文件。

更重要的是,特斯拉得到来自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浦东发展银行等几家中资银行185亿元的低息贷款。钱有了,上海工厂不到一年建成,特斯拉由此开启销量大爆发,彻底告别濒危状态,企业发展步入全新阶段节节攀升。

回顾特斯拉的发展,一是诞生在美国硅谷创新氛围浓厚的地区,创业初期没什么行政审批的拦路虎,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大胆试错。二是在发展壮大的关键时刻得到中国政府的青睐,落地建厂的同时撬开中国大市场,成功脱困。

02

资质的“紧箍咒”越念越紧

当然,国情不同,我们无法复制美国硅谷的创新氛围,也不能硬搬美国的汽车产业管理方式。长期以来,国计民生的汽车产业在我国都是国民支柱产业,不能放任不管。

更何况,国家大力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主管部门放宽准入的前些年,确实出现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问题,尤其众多地方政府造车热情高涨,新造车项目遍地开花。几年过去,除了蔚小理、哪吒、零跑等少数幸存者,倒下或濒危的名单倒是不断增加:乐视、游侠、赛麟、奇点、博郡、拜腾、威马、绿驰、长江、雷丁、恒大、宝能、爱驰等。倒下或濒危的新造车,有的是真的想造车但创新能力不足,有些短期投机的色彩更浓。

失意的新造车企业背后,往往都有地方政府的直接或间接投资。直白点说,当初盲目投资新造车的地方政府,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主力推手,以及项目失败的主要承担方。

这样的背景下,发改委、工信部等中央主管部门不断收紧造车的审批门槛。2015-2017年左右,发改委、工信部审批发放了10多家“双资质”暂停了。2018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明确了代工造车的合法性,但在2022年的修订版中,代工生产的内容被删除。生产资质不允许转卖,虽然发改委与工信部的文件中有相应规定,但此前一直有企业通过收购获得资质,早年比亚迪,近年理想汽车、小鹏汽车、零跑汽车等,均通过收购获得生产资质。但从去年以来的业内风向看来,代工造车走不通了,收购资质的方式也不行了,造车企业无法维持经营不能转卖只能注销生产资质。

独立申请、代工生产、收购,是跨界造车者想要获得资质的三条途径,如今看来,代工、收购都不行了,只剩独立申请,但乘用车资质的审批门槛一向很高,否则蔚来不会选择代工,比亚迪、理想、小鹏们不会花10多亿元就为买一个资质。

而且更关键的是,随着政策不断调整,独立申请资质的大门是否开着,到底什么条件,似乎没人能说得清。反倒是资质申请大门已经关闭,不会再有新造车的传言在业内广为流传。

拉长时间来看,现阶段是造车门槛最高最严的时期,早年吉利可以通过向国家领导陈情而获得一个失败的机会,奇瑞可以靠借助上汽“老大哥”解决资质问题,比亚迪可以通过收购获得资质。再后来的“双资质”时期,造车门槛放低,蔚小理们可以通过代工造车快速入局,也可以通过收购彻底解决资质问题。

早年间,造车企业的资质主要攻克发改委的生产资质就行,产品上工信部的公告目录基本上顺理成章。“双资质”暂停后,造车企业不仅要通过发改委的生产资质审核(备案制),还要满足工信部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代工企业还要申请独立的代工资质。想要拿到资质,企业要过的门槛不仅变多,而且标准也越来越复杂。

计划经济时代已经结束半个多世纪了,我们的汽车产业管理却还在走“批条子”的老路。你说汽车产业地位重要,要遏制地方政府盲目投资,必须得管,得有行政审批没问题,企业也支持配合,但问题是总得明确门槛和标准,现在是标准隔两三年就变化,让人摸不到门。

特斯拉入华一路绿灯,我们自己的新造车企业,却要经历唐僧西天取经般的“九九八一难”。对本土的企业我们的主管部门就这么没有信心,认定想要造车都是赛麟这样的短期投机分子,没有拜腾、威马这样真想造车但实力不够的选手?没有中国版的特斯拉?

03

不可能只要特斯拉不要拜腾们

要创新,就得承担失败的风险。在硅谷这样的全球创新高地,创业企业的十年存活率也不过10%左右。马斯克投资特斯拉,是抱着90%失败的可能做的,特斯拉发展过程中多次濒危。别说要培育特斯拉这样全球创新领头羊,就是蔚小理这样的企业,也免不了有拜腾、威马、爱驰等一批陪跑的。

让资质成为新造车们的“心头大事”,一遍遍跑关系,产品到发布的关键环节却全员静默,“低调做人”,而不是倾尽全力用到研发新产品新技术,钻研如何在生产工艺与效率上赶超特斯拉,只会妨碍企业的创新,妨碍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

要创新,就得开放产业边界。特斯拉开启的智能电动车产业革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战场,将决定今后几十年一个国家智能制造产业的实力与高度。无论是从产品设计还是从生产制造乃至商业模式来看,汽车产业都需要引入ICT、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理念,跨界融合。

如果连小米、百度这样的一线大厂想要跨界造车都被资质卡住,其他科技企业想要跨界造车的难度更大,甚至根本没戏。这就不仅仅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损失,而是科技创新、由制造大国走向智造大国的损失。

产业的现实需要是,放宽造车门槛,降低准入条件甚至转换管理方式,让更多有实力的科技企业跨界造车,让更多有潜力的科技企业加入汽车产业,加速跨界融合,我们才能打赢汽车革命智能化的下半场。

想要创新,就不可能只要特斯拉不要拜腾等陪跑者。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近期在《财经国家周刊》专访时表示:

当一个新技术进入产业化阶段,很多投资者、创业者都看到了机会,都想参与、分一杯羹,这时候,就会出现所谓的“一哄而起”,但这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政府很难保证哪家企业能胜出,需要的是加快试错过程、分散试错风险。

一些投资者拿着自己的真金白银参与试错,分散试错的风险和成本,应该放行,而不是阻止。进入者中大多数会以失败告终,但他们都对产业的成功做出了贡献。实际上多数投资者是有准备的,他们心知肚明,政府用不着替他们担心。

试错是成功的前奏,试错就要支付成本。有更多的创业者、投资人自愿参与,会加速试错的过程。在技术不成熟的时候选定若干主体,阻止其他进入,犹如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经历了试错过程,当年进入的一些投资者已经开始退出。经过了一哄而起之后就会进入“大浪淘沙”的过程,市场会筛选出一批优强者;再通过他们的PK或者重组并购等,最后有竞争力的公司才会脱颖而出。

所以,一个新兴产业市场化的发展过程,大体上是三个阶段,一哄而起—大浪淘沙—脱颖而出。我们不能只要结果、不要过程。人为设定的结果,最后可能是一个错了的结果。产业政策有时候会贻误时机,错就错在了这里。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