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时讯!翁城日记 156
翁城,我们来了!但见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人物磊落……我们行走,我们看见,我们阅读,我们感受,我们沉默,我们呼唤,我们耕作,我们收获。行走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记”,用志其事,以壮我行。
2023年4月7日 星期五 翁城
【资料图】
是日,天突然放晴。马克龙到访广州;飞机和飞鸟神出鬼没般掠过伦敦天际;宇宙深处发出不明射线;陈某龙事件反转。我们则去翁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附近,看刚刚更新的大长条海报。王绮彤被“海报”了。昨天陈德道说,这个海报要修改一下,为什么?小王旁边小学生的衣服,有点脏。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他担心影响镇里和学校的形象。没想到他解释说:这孩子的衣服脏了,我担心她父母看了会尴尬。
一早,去星光村布展,把两个“辛勤的表情”展览海报贴到了文明实验站门口,同时在里边贴上十张摄影作品。算是预告了5月1号要开幕的这个活动。
附近正在建房子的阿姨非常热情,三番四次邀请我们去家里吃早餐。她儿子在广州工作。
接着到坝子余。余琼先看了我们设计的桂湖茶包装袋,很高兴。接着用他刚刚买来的空气抽空机来包茶叶。第一次失败了,抽了一些,结果就封口了;第二次在小罗的帮助下,成功。他拿起抽瘪了的袋子,不断夸奖:真漂亮,真漂亮。
户外,见地上有两块砖,打算拿走。陈德道说搬不动的。踢了一下,果然纹丝不动,原来是被水泥固定了。海文拿起锄头过来锄。锄头锄砖头,亦为怪异之事,为我等嗜奇之士所喜。一把锄头不行,换另一把。给他拍了张照片。海文是很能想办法的,且行动迅速,对生活对工作充满热情。他衣袖一卷,手套一戴,整个气氛就热烈起来。
今天,韶关市领导以及有关部门同志来调研。
先到坝子余。大家看得很仔细。见到老余的茶叶,讨了一杯来喝。看竹木手作,看被“LV化”了的仙人掌,看倪宽、倪冰作品,以及墙上的镰刀、窗口的捕鼠器、屋檐下斑驳的标语……都很感兴趣,不断这看看,那看看。给了很多很有价值的建议。入到杨阿姨家——她人外出体检去了,登上台阶,突然发现后面有一个小亭子,有楼阁飞惊之致,妥妥的园林风,很兴奋。
有人问:此物客家话如何说?马上想到:翁城农耕文明艺术馆的展标,要有三种语言——客家话、普通话、英文。
领导建议:阁楼要清出来,搞艺术装置,让人家有出其不意、突然发现新大陆的惊喜。亭子下摆个太湖石,或有意思。
见到一宫灯。也要保护好,展标注明啥时候生的男孩。
从坝子余出来,去星光村。星光村的十张摄影作品已经上墙。展览拍的是星光村村民的手。我们去拍的时候,和他们互动,他们特别高兴,笑得极其灿烂,走的时候很舍不得,邀请我们留下来吃饭。
接着去艺术溪流。这两天大暴雨,溪水浑浊,彩石隐没。非常遗憾。
接着去明星村看杨一的三塘琴书。高忠同志也来了。陈德道想把这个地方弄成古典文化传承基地、吟诵基地,通过一个音乐馆的建设来实现。
后去腊岭村,看了郑木匠的生产基地和展示空间。
是日,还去了墨岭村。墨岭村小学就在村委会旁,尚有27个小孩子在念书。“麻雀学校”该怎么办?议论纷纷。
在黄塘村,看牛栏,看五品小院。
在尚同中学,有两棵非常威武、沧桑的大树,一棵榕树,一棵木棉。以后艺术家来翁城,不妨引来写生。
在群益村相关建筑前,见门口有大操场,想:可作诗歌朗诵基地。
又去胜利村看猫头狮传承基地。贴地的半面墙面,瓷砖已经被小心翼翼地敲掉,露出建筑本来的样貌。所有木质构件亦已修好,感觉古朴。
最后在胜利村座谈。大家坦诚地、深入地交流了意见。
傍晚,专门去龙仙见刘国玉先生。刘老师见到我们,特别高兴,和往常一样,班荆道故,海阔天空。一看时间,得赶路了。老人家依依不舍,拄着拐杖,从四楼把我们送到一楼,挥手告别。
回到研究院,接近凌晨0点。
来源 | 金羊网
责编 | 刘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