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爱心接力!杭州这个凉茶摊已年过花甲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范丽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杭州市上城区采荷街道荷花塘社区有一个凉茶摊,祖孙三代传承,今年60多岁了。
凉茶摊在采荷路上,一抹“湖山绿”,设在焕然一新的荷花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亚运青年V站”内,每天10点至16点,在夏季最热的三伏天为路人以及户外工作者送去一丝清凉。
六十载盛夏蝉鸣,“摊主”几番易主,更有饮水者成了摆摊者,唯有善意与温情不变。
最早于上世纪60年代出摊
只为让务农乡亲喝上一口净水
10点,三壶水已烧好,滤出茶汤,一桶15升的凉茶刚被搬出户外,便有过路的环卫工人前来打水。
64岁的裘卫霖忙前忙后,他是凉茶摊的第三代接班人。“具体哪一年记不清了,只知道是上世纪60年代,我奶奶摆起的这个凉茶摊。”
裘卫霖的奶奶叫俞阿三。当年条件苦,采荷一带是杭州有名的“菜园子”,品种很多,有青椒、番茄、花菜、青菜、四季豆、长豇豆、毛豆……夏天一热,蔬菜地里干活的人直接跑去田边的荷花塘喝生水。俞阿三心善,觉得不卫生,于是去家前面的茶叶厂买了茶叶沫,自己用纱布做茶袋,每天给大家免费泡茶喝。
最初的凉茶摊,仅是简简单单一个煤炉、一只陶钵。俞阿三弄了个毛竹罐,舀一杯热茶浸在井水里晾凉,谁渴了就喝一杯消暑解渴。此后20多年,凉茶摊逢夏必至。
陪伴服装市场发展壮大
为一众城市建设者送去清凉
随着俞阿三的年岁渐高,上世纪80年代末,裘卫霖的母亲盛阿香退休后接过了凉茶摊,摆在自家院子门口。
盛阿香旧时在自家院子门口摆凉茶摊
1989年,适逢中国服装第一街服装市场开建,南来北往进货的人很多;由于裘卫霖的家刚好处在村道的“丁”字路口,人流密集,为了让去市场上班和进货的人每天能喝上凉茶,盛阿香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起床,总是早早地准备上十多个暖瓶的热水,还把薄荷、桑叶、六月雪等加入凉茶配方,增强了祛湿消暑的功效。
“我母亲一点不觉得辛苦,反而心里很高兴,还让我写了块‘免费凉茶供应’的牌子放在大门口,特地嘱咐我要把‘免费’两个字写得大一些,免得别人看不见。” 裘卫霖回忆道。
30余年一晃而过,中国服装第一街从最初的一栋楼、45个摊位,发展到汇聚22家专业市场、近1.4万个摊位的全国规模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之一;而盛阿香却老了,体力渐渐跟不上了。
于是,传承良好家风,裘卫霖和弟弟二人成了凉茶摊的主力。即使老人去世了,秉承母亲遗志,此项善举还是一年一年坚持了下来……
“事情也许做得不像母亲那样圆满,但这份心意希望能透过凉茶摊传递下去。”裘卫霖说。
笑迎亚运凉茶
助力社区志愿者主动接班
今年,结合“志愿同行‘益’起亚运”志愿服务,凉茶摊一展新颜,搬进了荷花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亚运青年V站”,既有宋韵风,又有人情味。
社区志愿者主动接班,裘卫霖(后排右一)
社区20多名退休党员、在职党员、居民骨干纷纷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每天到凉茶摊轮岗值班。
比如,荷花塘社区第一部支部书记曹金传,哪怕不轮到他值班也经常没事就来凉茶摊转转,烧壶水、搭把手。 “我一住进来就知道有这个凉茶摊了,以前还喝过盛阿香的凉茶。”曹金传说,“她人很客气,老是笑眯眯地喊我们常去喝茶,到了冬天还会煮腊八粥分给邻居。”
善意是会感染人的。小小的凉茶摊,面积不到4平方米,却洋溢着浓浓温情:社区居民朱大伯赠送了一台空调;社区公益伙伴“和居·邻里茶坊”送来了5大盒不同品类的茶叶……
点滴爱心,汇聚成海;笑迎亚运,凉茶助力。
“这个家门口的凉茶摊传承了60多年,居民认可度很高,已经成为了我们社区的一个公益品牌。”荷花塘社区党委书记谢蓉表示,今后社区将接过这一爱心接力棒,汇聚更多社会慈善力量,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通过凉茶摊延续,也为办好家门口的亚运盛会贡献社区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